产业要闻
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十大亮点
2023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十大亮点
(按时间顺序)
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2-2025)》,对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建设任务、技术路线与方法、主要成果与汇集、组织实施等进行说明。11月, 成功完成首次实景三维相关软件测评并发布测评结果。2023年,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建设驶入快车道。我国已初步确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
2023年,我国成功发射多颗遥感卫星,其中SAR(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卫星数量大幅增长,丰富了我国卫星遥感数据产品。3月,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女娲星座”首发4颗SAR卫星成功发射。5月,武汉大学、山东锋士等单位牵头研发的全球首颗Ka频段高分辨率SAR卫星“珞珈二号01星”成功发射。6月,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绵阳星座”“涪城一号”SAR卫星成功发射。7月,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矿大南湖号”SAR卫星成功发射。8月,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的科研卫星、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卫星(应急减灾高轨SAR卫星)成功发射。
2023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账款工作的通知》,继续常态化做好清欠工作,并委托 开展监测工作。首次监测填报工作已于2023年7月完成,协会已将监测数据上报自然资源部。自2024年起,每年1月、7月填报2次。除自然资源系统外,协会还开展了各领域拖欠地理信息企业账款情况的调研,并向农业农村部、住建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国资委等提交了调研报告并得到积极反馈。
2023年,自然资源部先后发布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印发了有关自动驾驶地图安全应用的通知,修订了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审查技术规程,组织京、沪等城市开展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在确保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开放高级辅助驾驶地图普通道路应用,进一步释放地理信息潜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自动驾驶等新业态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以及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启动,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自动驾驶技术由测试示范稳步迈向商业化应用。
2023年8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10月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以《意见》精神指导和推动产业发展和协会各方面工作。
2023年11月,由自然资源部指导,中国测绘学会、 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成功召开。大会举办了主论坛、颁奖、科技与产业发展沙龙、37场分论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暨北斗应用博览会和“测绘地理信息+北斗”之夜等活动。1.2万多名测绘地理信息等相关领域工作者参会观展。
2023年11月, 发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增速达到3.5%,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产业从业人员将近400万人。
2023年11月,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院士长期从事动态精密工程测量创新理论和自主装备研究,针对变形测量面临的“测快、测全、测准”挑战,构建动态精密工程测量理论方法,在瞬时变形、表观变形和内部变形测量等技术上取得开创性突破。童小华院士研究领域方向为行星测绘遥感,研究成果推动了测绘遥感从地球到深空天体、从广域到实时的技术发展, 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支撑多项重大工程。
2023年,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潜能不断释放。地理信息产业各界积极探索跨界融合、深度应用、创新发展。5月,由 、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的“2023跨界融合创新应用合作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推动地理信息与各应用领域之间进一步加强跨界交流与协作。协会各工作委员会在各领域不断探索、活动异彩纷呈,各产学研融合创新基地在成果转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各省级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在技术与应用创新等方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推动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打开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