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城市 构建数字中国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time: 2010-03-14 10:30:03 作者:

  ——国家测绘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维森答记者问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的经济表现全球瞩目,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国测绘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比如西部200万平方公里无图区野外测图任务基本完成,1∶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已完成大半,数字城市建设总数达到78个,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达到750亿元,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落成投入使用,全社会广泛关注测绘行业英雄群体国测一大队,等等。2009年,是我国测绘发展环境大改善、服务保障能力大提升的一年,是令测绘人无比骄傲、无比自豪的一年。

  过去一年硕果累累令人喜悦,新的一年充满挑战孕育希望。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建设开路先锋的测绘部门,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什么表现,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测绘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维森。

  记者:李副局长,近年来测绘工作取得大发展,全社会有目共睹。尤其是去年一年,我国测绘事业快速发展,在基础测绘、成果应用、科技创新、统一监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测绘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些成绩不仅对测绘行业,对全社会都是极大的鼓舞,也让普通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测绘工作的现实意义。您能仔细介绍一下2009年测绘工作取得的成就吗?

  李维森:2009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在世界经济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在国家测绘局党组和徐德明局长的领导下,全国测绘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完善测绘发展思路,认真实施《国家测绘局关于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若干意见》,积极主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大胆解放思想,积极应对挑战,在金融危机中抢抓机遇,在真抓实干中取得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度。国家测绘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测绘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提出了测绘要发挥“基础先行、服务保障、应急救急、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维护安全”六大作用的定位,确立了“构建数字中国、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的测绘发展思路,树立了从测绘大国向测绘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左),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中),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生(右)共同开通数字太原

  二是加快了重大测绘工程建设的速度。西部测图工程约200万平方千米的野外测图任务基本完成,1:5万地形图有望覆盖我国全部陆地国土。我国首颗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有望于2011年发射升空。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已完成总任务量的75%。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主节点原型系统。已建成10个省级、58个市级和57个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三峡库区综合信息集成平台。数字城市建设从2006年的3个城市迅速增长到78个,其中一批数字城市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前排左)和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前排右)签署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合作协议书。国家测绘局副局长王春峰(后排左三)、李维森(后排左二)、总工程师胥燕婴(后排左一),湖北省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后排中)、副省长段轮一(后排右三)、省政府秘书长尹汉宁(后排右二),以及湖北省测绘局局长张建仁(后排右一)出席签字仪式

  三是加大了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力度。国家测绘局加强了对地理信息企业的指导、管理、协调和服务。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营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修订了《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实行了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在推动测绘成果科学定密工作方面与有关部门达成重要共识,印发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通过政策引导、降低门槛、资源共享、搭建平台、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逆市上扬,继续保持了超过20%的年增长率、年产值超过750亿元,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手机位置服务等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智能交通、现代物流、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全力拓展了测绘保障服务的广度。紧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提供测绘成果和技术服务,在土地资源调查管理、上海世博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新农村建设、南极科考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作与重大工程建设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测绘成果和技术服务保障。全面完成了中越陆地边界勘界测绘任务,认真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保障工作。完成了全国1∶25万公众版数字地图制作,开通了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网站,出版发行了约1.5亿册(幅)的地图和电子地图产品。根据国务院授权,联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联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向社会公布了我国第三批著名风景名胜山峰高程数据。

  五是进一步增强了测绘科技创新的显示度。加快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落实了“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等三个“863”项目。遥感测图和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方面的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二等奖。组织实施了“困难地区测图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测绘科技专项。成功研制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并推广应用。发布了22项测绘和地理信息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和一大批地方标准,1项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联合国测绘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专家成功当选亚太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主席,我国测绘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六是进一步加大了测绘工作统一监管的强度。《基础测绘条例》经国务院第556号令发布并于2009年8月1日起实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的意见》,国家测绘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了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对涉外、涉军测绘活动的监管力度。针对互联网地图存在的问题,国家测绘局等八部门累计搜索和检查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约4.2万个,发现存在问题的网站近3700个,整改网站1000余个,关闭网站221个。组织开展了全国重点测绘工程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涉密测绘成果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地理信息市场秩序。

  记者:李克强副总理在1月18日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再一次要求测绘部门继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请您谈谈什么是数字中国?

  李维森:通俗地讲,就是要用计算机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描绘我国的地形地貌、地理分布、行政区划等信息,用地理空间数据表述我国的自然资源信息和经济社会人文信息,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寥看我国的大好河山,准确掌握我国的资源分布和地理特征等信息。由于人类社会的各类信息绝大部分都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因此,地理空间位置是整合、集成各类信息的最好的公共基底,数字中国也就成为集成、共享我国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信息的统一的地理空间载体。

  建设数字中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标准、权威的地理空间数据基底,对于促进各行各业各类信息的集成、整合和共享,避免数字孤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数字中国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

  

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左)为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颁奖

  建设数字中国,还可以使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更加详尽、准确地掌握国情国力,从而做出科学的研判和决策。因此,建设数字中国,也是促进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提高应急反映能力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必要。

  建设数字中国,集成整合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也有利于促进对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地理信息产业的繁荣。当前,互联网地图服务方兴未艾,车载导航、手机定位服务蓬勃发展,社会公众越来越享受到测绘发展带来的便捷和便利。因此,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也是繁荣地理信息产业,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数字中国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是测绘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需要开发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字省区、数字城市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数字中国需要由各级政府共同投入,全国测绘工作者共同参与建设和维护。

  记者:您刚刚谈到了“构建数字中国、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的测绘发展思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国家测绘局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应用的具体举措?

  李维森: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互联网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相互交织,数字地球、智慧地球逐步从概念走向开发和应用,测绘保障服务领域日益宽泛,测绘作为空间更加广阔。新的形势下,地理信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国家测绘局将切实担当起数字中国建设的历史重任,大力促进地理信息流与人财物流的连结,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数字地球”展厅,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影像中国”系统
  2010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测绘局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举全国测绘行业之力,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速度,尽快建立起我国完备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成果的社会化、大众化应用,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的能力和效力。

  一是拨亮点,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手段。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也有利于强化城市基础测绘工作和城市测绘行政管理,促进国家、省(区、市)、市(区)的协同测绘服务。国家测绘局正按照徐德明局长提出的紧紧抓住数字城市建设这个牛鼻子工程,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数字城市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全国所有城市的“数字城市”。

  二是抓重点,确保五大测绘工程顺利竣工。充分发挥测绘重大工程对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真组织、加强管理、科学安排、保证安全,高质高效地实施西部测图、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等五个国家重大测绘项目,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扩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面,提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现势性和内容丰富程度。

  三是攻难点,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集成整合中央与地方、测绘系统内外、政府与社会、军队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的地理信息资源。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由1个主节点、31个分节点和333个信息基地组成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全国互联互通、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实现跨地区、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应用,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开放与7×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服务。

  四是促热点,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繁荣。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高增长、高技术等特点。国家测绘局将通过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充分开发利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让地理信息服务更多、更快、更便捷地飞入平常百姓家。进一步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优化调整,构建新的测绘成果保密制度,发展壮大地理信息市场,培育催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营造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记者:您刚刚谈到,要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为什么要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牛鼻子工程呢?

  李维森:大家知道,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发展最快速、信息最丰富、资本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对地理信息需求最旺盛、更新要求最快、分辨率要求最高的区域。当前,就整体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现状而言,国家层面负责建设的1:5万比例尺及更低分辨率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正在逐步丰富,省级层面也积累了大量的1:1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但城市基础测绘工作相对滞后,同时也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的地方。但数字城市是数字省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中国。因此,国家测绘局党组决定以数字城市建设为抓手,在全国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边建设、边应用、边拓展,并通过数字城市建设的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数字省区、数字中国建设。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有媒体认为,数字城市建设为政府部门搭建了执政为民的桥梁。目前的数字城市建设进展情况怎样?

  李维森:国家测绘局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力度很大。自2006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8个城市(区)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建成了一批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初步扭转了城市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面;建成了一批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城市其他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文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整合集成应用,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建成了一批城市交通管理、市政服务、地下管网、公安消防、人口管理、旧城改造、土地管理、应急联动等方面的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城市科学决策管理,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

  目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四川省德阳市,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临沂市、聊城市、烟台市、威海市,甘肃省白银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湖南省郴州市,广东省惠州市、佛山市,福建省莆田市,青海省西宁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20多个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山西省太原市、湖北省潜江市、浙江省嘉兴市三个城市的数字城市已经通过了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省政府、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现场推广会,明确要求在全省、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

  记者:您刚刚提到三个省要求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一定是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请您谈谈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吧?

  李维森:几年来,数字城市建设由点到面,逐渐铺开,应该说是成果颇丰,社会经济效益良好。数字城市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更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最重要的是广大百姓从中受益,人们的生活逐渐融入信息化社会之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能够为城市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专业信息叠加的空间基底,可在促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重复投入等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城市的推广应用,能够为城市基于信息化的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对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将拓展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应用渠道,能使市委、市政府领导直接了解到城市各部门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为城市的科学发展以及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借助数字城市建设形成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及时地查找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信息,比如可以方便查找到城市的交通路线、旅游景点、餐饮住宿、购物点等情况;通过登录各部门的网站,可以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情况,为广大市民带来信息化生活的新体验,共同分享数字化城市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时尚与快乐。

  记者:请您最后谈谈下一步国家测绘局加快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的部署规划吧?

  李维森:国家测绘局将全力推进以数字中国为总目标的数字城市建设,计划到“十二五”末完成全国地级市和有条件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要强化应用推广,建立起公众服务系统,服务百姓生活,同时要广泛建立业务应用系统,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府科学管理决策。与此同时,国家测绘局将加快推进国家、省区、市(县)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较为完备的数字中国,大幅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全社会充分共享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成果。

中国测绘创新基地

Baidu
map